首页 >>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 >>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庆余年 丑闻 假面(全两册) 再世权臣 双龙戏珠 顾先生,我怀孕了! 总裁和他的男秘 心眼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 温铁军 -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全文阅读 -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txt下载 -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最新章节

第十五章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第十五章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批准号14ZDA064)、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粮食金融化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批准号14BGJ048),以及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结构下改善社会治理研究”(批准号15FXA003)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作者为温铁军、张俊娜、杜洁,根据2014年4月温铁军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本人修改审定。本文原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03期。】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来龙去脉

当中国在21世纪延续性地把农业现代化写进国家战略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农业现代化自1956年以来几次提出的背景以及演变过程。起草文件的同志没时间关注历史,可我们作为从事学术研究、强调客观立场的学者,有责任搞清楚来龙去脉。

以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是来自于西方发展经验:殖民化带来的规模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产业化。

需知,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伴随着西方殖民化产生的。

从16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向美洲拓展移民,被宗主国王权授命的外来殖民者政权不承认当地原住民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权利,甚至不承认当地的人是人。按照西方的教义,不信上帝者没有灵魂,那就不是人,所以殖民者可以大量杀戮当地原住民而不必做有罪忏悔。在占领美洲、澳洲和非洲的殖民者对原住民的权利完全不承认,甚至对基本人权也不承认的情况下,外来殖民者按照在欧洲的传统封建庄园的模式占领美洲的土地,这就有了大规模的农场。在这个殖民化时代的原住民作为劳动者是被束缚于土地的奴隶。因此,当前理论上认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兼并土地,形成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思路,在历史上并不具有真实经验的依据。

在世界史上,北美和澳洲都是通过殖民化形成土地规模经营的典型——外来殖民者不承认原住民的权利,几乎把原住民赶尽杀绝,据有关资料,殖民化之前美国的原住民8000万人,现在仅剩50多万被圈入保留地。如以世界上最大规模农场为例,主要出现在欧洲殖民者占领形成的大陆国家,北美有两个,加拿大和美国。但是,农场主都不是原住民,而是外来白人殖民者。南美也有两个大农场国家,即阿根廷和巴西,白人占比都很高,白人及其后裔占比达60%以上,白人与当地人的混血人口占30%以上,剩下的原住民不到5%。这两个国家的大农场主也一样不是原住民。再看澳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农场主也不是原住民。

总之,美洲和澳洲的大农场农业的土地规模经营,主要靠殖民化实现。

亚洲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大部分是小农经济为主。不过,在整个亚洲也有一个国家是大农场为主,即被殖民化了400年的菲律宾;也同样是外来殖民者拥有土地权利,不承认当地人的财产权利,才有所谓大农场。原住民只是农场的包身工。

所以,谁想在亚洲大陆上搞土地规模经营,谁就要先解决原住民的问题。

可见,按照有意不谈殖民化罪恶的西方理论来把中国这种原住民农业作为纯粹经济问题脱嵌于社会,再简单化地作为“第一产业”,试图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入全球农业竞争这套思路,虽然主流理论认可,但在原住民大陆确实还找不到符合客观性原则的经验依据。

以中国为例,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即使在市场条件下也并不成集中的趋势,而是人口越多的地方土地越呈村社“共有制”趋势。当1947年解放战争向南方推进到淮河以南要求发动土改配合战争的时候,中央领导中有“农民问题专家”之称的邓子恢就已经发现很多村子无地主,甚至找不到富农。于是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土改暂停两年。据此可见,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前,尽管土地私有,自由买卖,淮河以南的土地集中度并不高。另据笔者在珠三角这一带的调查,1949年之前农村共有制土地以所谓的“公田”、“祖宗田”、“族田”这些形式存在,很多地方超过80%以上,村社土地共有制的财产关系是以血地缘关系为产权边界的。

当代政府强力推进市场经济30年,在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条件之下,农村土地转让占比也不到30%,相比新中国成立前的地主拥有土地占比还略差些。

倘若超越西方农业经济理论来看规模化农场,还多少可以得到解释:在近现代产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制度条件下,工业改造农业的最初内容是农业机械化,那就必然会要求土地规模化,因为规模化才能产生绝对地租总量增加,才能支持机械化的高成本。因此,尽管美苏意识形态是对立的,却几乎在同期——生产过剩大危机的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美国福特主义的大农场和苏联斯大林主义的集体农庄。美苏两国都属于殖民化占有资源、开疆拓地形成的世界最大疆域的国家,它们有条件实现绝对地租增加,以土地规模经济支持机械化,也就有了工业化时期的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经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