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明:流亡的悲歌 >> 南明:流亡的悲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丑闻 大奉打更人 庆余年 假面(全两册) 我的诡异人生 再世权臣 我的大宝剑 总裁和他的男秘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南明:流亡的悲歌 梅毅 -  南明:流亡的悲歌全文阅读 -  南明:流亡的悲歌txt下载 -  南明:流亡的悲歌最新章节

好汉今日又重来(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南明的北风

华北地区的反清运动

永历二年(1648年,顺治五年),对南明朝廷来讲,是个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年份。

大喜,大悲。大悲,大喜。

正月二十七,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反正;三月十七,广东李成栋反正;十二月初三,姜瓖在山西大同反正。

星星之火,尚且燎原,何况这三把熊熊大火呢?

说到南明,人们总会想到江南和华南一些地方的抗清复明运动,很少有人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北方。其实,清朝在黄河流域的统治,一直非常不稳固,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原本投降清朝的文臣武将纷纷反正。清朝在中国北方辽阔地域的统治,由于山西大同姜瓖的反正,忽然变得岌岌可危。

好汉今日又重来

山东义军的抗清

得到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成栋反正的消息,人在北京的刘泽清坐不住了。这位刘爷是山东曹县人,昔日南明弘光帝的“四镇”之一。多铎围扬州时,他在淮安率五十多名大将、数万精兵以及三十艘大船迎降。对于刘泽清这种人,清朝当然不放心,留他与左梦庚一起在北京,只授一个三等子爵,拨处宅院,名为“恩养”,形同软禁。

郁郁之下,干啥事都不甘人后的刘泽清不禁心动。他预感清朝可能要玩完,便派手下人到南方四处踅摸,和南明的鲁监国一部取得联系。

七月间,刘泽清从前的部将李化鲸首先在曹州起事,拥立明朝一个宗室为王(据说是明宗室朱凤鸣的养子),以“天正”为年号,连陷曹州、定陶、城武、东明等地。

由于曹州和直隶大名府、河南归德府相距不远,造成三省震动,清廷大为紧张,立命大军进剿。战马嘶鸣,清军把曹州城围得密不透风。

李化鲸与刘泽清一样,极爱反复。见曹州城被围,水泼不进,心中又悔,就与清军谈判,表示可以把“伪王”(明宗室)绑缚献出,但要清方退兵。

天下哪里有这等好事,清军不仅不退兵,还立刻把出城谈判的李化鲸逮住,然后大举进攻曹州。当时曹州城内有不少真心复明的榆园军义军,他们拼死血战,死守不降。

曹州举义的时机很不好。十月间,恰巧赶上清朝王爷济尔哈朗率大军往湖广平灭江西、湖南的反正军和南明军,路过曹州,刚好拿此地作为攻城练兵的演武场。清军数十门红衣大炮猛轰,把曹州城墙轰得粉碎。攻入城后,清军依旧是屠城!

李化鲸被逮入京,招出刘泽清与自己通谋之事。清廷内院与六部会审,证据确凿,定为凌迟。于是,做了大半辈子军阀的反复小人刘泽清与子侄数人一起被押入市集,受剐而死。折腾了大半世,最后押宝未押准,刘泽清连个好死也没得着。

除了曹州起义,山东大部分地区都活跃着声势浩大的榆园军。榆园军一直以曹州为中心,在鲁西坚持抗清。对于其名称来历,清朝的《曹州方志》如此记载:“明末榆园贼起,以濮州、范县为窟穴,始因地荒不耕,榆钱落地,岁后皆成大树。贼首回任七、张七等啸聚其中,饥民归之,号百万。官军至,无径路可入。贼掘有地道,不时出入,屡败官军,蔓延朝城、观城、郓城、城武诸县,凡数百里,行旅裹足者,几二十年。”可见,这支义军是明末农民军出身。

北京朱明政权灭亡后,榆园军积极反清,吸引了不少士人加入,连阎尔梅这样的大文人也加入进来,成为谋士。弘光时,阎尔梅曾苦劝史可法不要舍弃徐州,联合榆园军抗清。出于“阶级”偏见,一直厌恶“流贼”的史可法不听,没能利用这支具有战斗经验的义军。

为了平灭山东义军,清廷下旨调派汉臣张存仁为总督,负责镇压榆园军。当时,张存仁正在浙江打击鲁监国政权的部队,他闻调即至,准备大干一场,为清廷“肃平”山东。

此人颇有心机,他特意去河南拜会降清的明朝大学士侯恂。老侯头一生致力于为明朝平灭“流贼”(他是提拔左良玉的“恩公”)的事业,经验丰富。但侯恂年已老迈,为报“圣朝”之恩,他立刻派儿子侯方域出面,殚精竭虑,自己口述,儿子持笔,写成了《剿抚十议》,呈给张存仁。

侯氏父子的这一“大作”意义深远,远非浮艳诗文可比,在二三十年间,它成为清廷镇压各地义军的“战略性文件”。这份“文件”虽然阴毒,但文笔极好,流韵生动,说理明白,现摘录如下,让读者看看降清文人是如何为清廷新主子竭尽“忠诚”的:

某以草野书生(侯方域自称),荷明公引见督府,赐之曲坐,又数颁手札,询问今日弭盗方略。某诚感遇惭恩,虽自审碌碌,不容无言。

窃惟今日之盗,蔓延虽众,实无远图,不过求衣食,救死亡。其初守令激成之,而后乃更养之,必察知其致盗之原,然后可以收弭盗之效,不尽关系用兵。此须明公经纬东土毕,入观天子,痛陈利弊,一洗酷贪庸聩之习,得数十贤守令,天下太平可坐致。

某今日书生,徒言无益,语云:“救病者,急则治其标。”谨择方略机宜,切于施行者,条具为剿议五,抚议五,惶恐塞命,伏候裁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