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明:流亡的悲歌 >> 南明:流亡的悲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丑闻 大奉打更人 假面(全两册) 庶女攻略 再世权臣 顾先生,我怀孕了! 我的大宝剑 阳春止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南明:流亡的悲歌 梅毅 -  南明:流亡的悲歌全文阅读 -  南明:流亡的悲歌txt下载 -  南明:流亡的悲歌最新章节

飞扬跋扈为谁雄(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飞扬跋扈为谁雄

“四镇”与“左镇”

弘光帝之所以得立,军头们出力最多,成为定策元勋。为此,继位之初,南明小朝廷就封高杰为兴平伯,镇守徐州、泗州地区,刘良佐为广昌伯,镇守观阳、寿州地区,刘泽清为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地区,黄得功由伯进侯爵,镇守滁州、和州地区,并在扬州设置“督师”,由史可法担任。

从四镇驻地和督师驻地就可明显看出,南明弘光一朝只想留守于江南,根本无任何北进之意。

下面,简要叙述一下四镇军将的个人经历。

高杰,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是老乡。“老乡骗老乡,两眼泪汪汪。”崇祯七年(1634年)十月,明将贺人龙围李自成于陇州。困急之下,李自成派高杰假装向贺人龙约降。不久,贺人龙的军使与高杰来往密切,似乎假戏成真,所有这一切让本来善疑的李自成疑窦顿起。同时,高杰一表人才,姿貌魁伟。这位美男子偶然到军资仓库去支粮米,与李自成的老婆邢氏“一见钟情”。邢氏勇武多智,兼掌军资,因李自成日日在外攻城略地,很少有时间相见,见到高杰相貌堂堂,又是一口流利的乡音,很快就勾搭成奸。

妇人本性多疑。邢氏给李自成戴顶大绿帽,自己反而先着慌,就撺掇高杰向明朝官军投降。当时的李自成还不成气候,高杰本来与明将贺人龙关系不错(贺人龙也是米脂老乡),趁机带着李大嫂(邢氏)及一帮兵士归降明朝,一变而成为受招安的“官军”。这些摇身一变的军士当中,就包括日后大名鼎鼎又反反复复的李成栋。

高杰由“贼”变成“官军”后,非常能干,数次大败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等人。即使后来他的老上司贺人龙、孙传庭等人或为朝廷诛杀或为贼兵所害,唯独高杰能独善其身,一直保存“有生力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廷授高杰为总兵,命其驰救山西。天下纷乱之际,高杰盗贼本性重犯,面对势若山来的李自成农民军连战连败,但在败退途中仍纵兵大掠,一丁点儿没有“官军”气象。相反,当时的李自成一改昔日作风,爱民如子,加上李岩(此人历史上不一定真有其人)等知识分子出身的书生帮忙,宣传搞得不错,老百姓乐呵呵地唱着:“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后,高杰率兵南遁。南明的弘光帝封他为兴平伯,以扬州为驻地。

由于高杰的部队恶名远扬,扬州士民把四城紧闭,防贼一样地紧守,不让高杰的部队入城。

高杰震怒,勒兵攻城。同时,他还派兵在扬州城外到处抢掠妇女,奸淫抢劫,无恶不作。这一切使得他臭名远扬。如果在平日,不用等御史纠劾,朝廷早会有人挟旨而来,光是攻城抢掠人民的罪过就够杀他一百个脑袋了。但当其时也,内忧外困,南明小朝廷正倚重武将,而且弘光帝又深感其“推戴之功”。无奈之余,史可法也从中“和稀泥”,把瓜洲让给高杰部队进驻。

高杰知道扬州城很难攻下,就顺势收下史可法的“人情”。不久,他奉弘光朝廷命令,移镇徐州。

刘良佐,直隶人,经历与高杰类似,原本是李自成手下,当时高杰护李自成内营,刘良佐护外营,骁勇能战,常骑一匹斑驳大马,人称“花马刘”。投降明朝后,因敢战而受淮抚朱大典重用,多年在六安、庐州一带与农民军抗衡,与黄得功一起曾在潜山大败张献忠部。因功被擢为总兵官。

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后,刘良佐贼兴大发,在河南正阳沿路劫掠不已,大肆扰民。后来,刘良佐率部大掠淮上,并猛攻临淮。

相比高杰,刘良佐更是多一份贼性,少一份忠心,日后,他拥十万众向清军投降。

刘泽清,山东唐县人,字鹤洲。这位刘爷有将才,人长得漂亮,“白面朱容”,望之若画中人,但这个人的禀性卑鄙残暴,好货取利,是明末跋扈恶将的典型。他最早发迹于平定登州孔有德之乱,小打小闹,混上个山东总兵。

崇祯十六年,刘泽清奉命去河南攻打李自成,他见“贼”就跑,对当地百姓倒是发狠猛杀,虚报战功,获取赏银。

李自成进围北京,崇祯帝令他勤王,他托言堕马受伤。明廷下令让他扼守真定,他根本不奉诏,反而在当天大掠临清,统兵南逃,所到之处焚劫一空。崇祯帝君臣为求他增援,本要封他为东安伯,但已进入江南地区的刘泽清大掠瓜洲,复又盘踞淮安,专心做一方军阀。

此外,刘泽清对外作战胆怯,对内极其凶残,平时爱取死囚心肝佐酒,杀表兄杀亲叔,恣意而为。

刘泽清的叔叔刘孔和,性豪迈,工诗文。北京失陷时,他在家乡起兵,杀掉大顺政权委任的县令,率众南下依附刚刚即位的弘光帝。刘泽清使幕客游说,刘孔和便领兵归附自己的侄子。

一日,刘泽清张盛宴作诗,宾客交口赞誉,唯独刘孔和不语。刘泽清不悦,数次强问叔叔,让他品评自己的诗作是否精工。刘孔和在侄子军中日久,非常郁闷,便说:“国家举淮东千里付足下,但不闻你北向发一矢以抗敌!诗即精工,何益国事?况且,你作诗还未必精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