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殇大明 >> 情殇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赘婿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秘战无声 北宋小厨师 娱乐春秋 北宋大丈夫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谍影风云 捡到一本三国志 
情殇大明 陈代平 -  情殇大明全文阅读 -  情殇大明txt下载 -  情殇大明最新章节

第4章 崇仁深造(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吴与弼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

正统十一年(1456),御史陈述又荐举他入阁讲学,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他又辞谢不出。

天顺元年(1457),大臣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并派人前往征召吴与弼进京。第二年五月,授为左春坊左谕德,他上疏请辞。英宗召入文华殿,咨询其因,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力辞。后又多次上疏辞职,并由其子向吏部告以病重,才得以获准。辞官归里后,在呈英宗的谢表中力陈十事,说:“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词语恳切,获明英宗嘉许,派人护送回乡,并命地方官按月支给仓米,以示关怀。

吴与弼的理学,“上无所传”,自学自得,身体力行,他的理学思想,概括起来有四:即天道观、性善观、践行观、苦乐观。

吴与弼所开创的“崇仁之学”,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的作用。同时,他发起了明代天朝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化下移,后终由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推动并完成。而此前,吴与弼推动了天朝文化教育的纵向传播,使儒学由上而下走向社会下层民众,走向下层工农商贾,其意义重大,全民受益。加之,王阳明的老师娄谅又是吴与弼的得意弟子,由此众多专家学者均认为吴与弼创立的“崇仁之学”才是中华第二次文化下移的真正开始。

成化四年(1468)春,吴与弼病魔缠身,而此时恰逢是大明各地的试举时间,因学业未完,朱钦、朱昶、游立本、娄谅、王岳等人欲放弃此次的举子考试,先生吴与弼认真开导,并强忍病痛给学生加班、加点,最终朱钦、朱昶、游立本、王岳等学员皆高中举人,入京都国子监继续深造,而娄谅同学却选择留在书院,一则可以完成学业,为在家乡广信创办分院打好基础,将先生的事业发扬光大,二则可与先生家人一起照顾他的身体。可就在成化五年(1469)的清明时节,先生吴与弼带着对书院的牵挂和对浙江宁波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崇仁学员的殷切期望,一命呜呼,溘然长逝,人们纷纷吊唁,以示悼念。

江梅英和吴秀美没有进入京都国子监陪伴朱钦,因为她们怀孕留在邵武芹田陪伴公公、婆婆,并且照顾年迈的丈夫姑婆朱彩玉。朱彩玉满脸喜悦,整天乐呵,她就希望俩侄孙媳能给朱家续添香火。可当俩侄孙媳在同一天各生下一男婴时,朱彩玉却因为太过兴奋而猝然离世。

然而,吴知府、江先生却要亲家、亲母给儿子朱钦写信,只报朱家喜讯,不报朱家噩耗,怕的是他们的金龟婿大喜大悲过后影响身心,对日后的科举考试极其不利。

成化八年(1472),朱钦在在京都国子监的学业已满,此时又恰好遇上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他不负众望,进士及第,而朱昶、游立本、王岳的科考成绩也都不错,榜上有名。

喜欢情殇大明请大家收藏:(m.baolaixsw.com)情殇大明宝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