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史官饶命 >> 大唐:史官饶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赘婿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民国投机者 秘战无声 娱乐春秋 北宋大丈夫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捡到一本三国志 抗战之抽奖就变强 
大唐:史官饶命 biubiu -  大唐:史官饶命全文阅读 -  大唐:史官饶命txt下载 -  大唐:史官饶命最新章节

第22章 李二发现了新世界(求收藏,鲜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贞观之初,国库空虚,然举国上下百业待兴,若你为当朝宰辅,你当如何施政?”

甘露殿里,李二毫不避讳的将今天要放到朝堂上,私下里还得邀请一众大臣前来议政的难题抛到了长孙涣的面前。

既然是考校,对皇帝而言,最为紧要的自然是治国之才。

当然,他也有相当的自知之明,如果考文学,他可真问不住长孙涣。

神童之名,岂是偶然?

长孙涣无奈且无辜的侧目撇了一眼这个压榨童工的土匪头子,认真沉思了起来。

一上来就是这种大菜,也不怕他磕着牙。

其实长孙涣算是冤枉人了,这倒不是李二对长孙涣苛责或者有多寄予厚望,而是他一贯的考校风格。

至少在这个时期,他对待自己的子侄后辈都还是一视同仁的。

无论是作为和他一路征战过来的功臣后代的提拔,还是培养自家儿子的政治嗅觉。他大约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他是愿意将这种君臣相宜的关系传承下去的。

因为自己遭受过不公,所以在后辈之中也极力规避,直到他后面才发现,有时候即便一碗水端平,实际也算不得公平。

“姑父,侄儿斗胆妄言,若是说错了,请您勿怪。”

长孙涣事先提醒到。

在长孙涣借着自己超时代的大局观看来,贞观开国时期的穷并不仅仅只局限在贞观元年,甚至是一连穷了许多年才有所好转。

先是白马之盟,被突厥人掏空了国库。

而后安抚民生,积蓄力量,花费了三年之功,随即以灭国为成果,以举国之力报了突厥趁火打劫之仇,才震慑qun国。使得大唐有了足够修养得时间,这才正式走向盛唐。

但是要让他来扭转大堂开局时期的困局,他只能说,不破不立。

“涣儿但说无妨。”

李二颇有兴趣的等待着长孙涣的答案。

对他而言,这些功臣子嗣和他自己的皇子面对第1次考校时的表现各不相同,却能如实的体现他们对于治国安邦的天赋。

在没有政治熏陶和专人教导之前,他们便对政治敏.感度的多寡,几乎可以决定了他们在治国安邦之道上的上限。

“常言兴国安邦,在侄儿看来应是止戈,安民,开源,节流八字。”

李二点点头,笑着鼓励到:“涣儿继续。”

这个答案虽然老生常谈,但是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而言,便算得上天才和老成。

“但是在侄儿看来,以上这四条,都不适用。”长孙涣断言到。

李二目光一亮,问到:“此话怎讲?”

朝堂之中的官员也不止一次的面对他这个问题的问政,但是答出来的答案,大多都逃不出长孙涣所说的范畴。

穷极思变,大概是李二如今的最真实的写照。

“若想施行治国安邦之策,大多都因国力衰退,或是内忧或是外患,三者占其一。而我堂堂不仅国力衰退,且内忧外患。”

“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大唐国力衰退乃是不争之试,梁师都和罗艺一干人等蠢蠢欲动,突厥更与他们暗通曲款,骚扰边关。”

“没有一个安稳的局面和足够的时间,朝廷根本无从施行这治国安邦之策。”

“那涣儿可有良策?”

李二的两眼都在放光,一个孩子能清晰的描绘清楚而今大唐崛起的三座难关,这等政治嗅觉,以灵敏来称,简直都有些侮辱人。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问出口,哪怕只是一点点有用的建议。

要说举国上下最想大唐强盛的人,那一定是他,因为这是关他的历史地位,事关他的名望,甚至事关他的皇位。

他也在心中庆幸,幸好他这孩子放在了自己身边,耳濡目染,若是让他继续当那什么劳师的史官,非得把他带歪了,毁了一个未来的宰辅。

“良策不敢说,侄儿只有几点愚见。”

“速速道来。”

“大唐困局,不破不立。”长孙涣定下基调。

“若想开源节流,兴国安邦,便是举国之力,也得先拔除梁师都和罗艺两处隐患。否则官民难以一心,政令难以通达,何谈兴国安邦之政?”

“若是突厥以叩关之举驰援,何解?”

李二听的兴奋,不由得给长孙涣添加起问政的难度来。

“不足为虑。”长孙涣稚嫩的小脸上浮现着成竹在xiong的坚定。

“这从何说起?”

“突厥,乃是草原上各大部落和其他民族汇聚起的大联盟,他们不同中原王朝,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谁的部落强大,谁的话语权就大。”

“而今大唐已立,突厥越来越难以在中原王朝占到便宜,以颉利可汗为首的部落再也无法以足够的利益保障来获取这些部落的支持。并且在他以往的掠夺之中,也应常有利益分配不均之举,只是挟裹胜势,使得其他部落敢怒不敢言罢了。”

“涣儿是如何得知这些的?”李二难以言喻他看到了一丝未来曙光的激动。

“都是在文库里看到,总结出来的呀。”

长孙涣眨了眨眼,这个理由当真无懈可击。

李二也无从去考证这些,只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书读的太少,所以一直没有发现。

当然,他现在也不会在意这个,只迫不及待的向下追问。

“若真如涣儿所言,举兵征讨梁师都以解内忧,合纵连横挑拨离间以消外患,大唐崛起可期,可国力衰退之难,何解?”

“国力衰退,无非是民不富,国不强。要想逆转局面,必然得施行变法,穷则变,变则通。”

“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修养生息,最主要的,当是重新订立税收。”

“不可。常年征战,百姓早就穷困潦倒,哪能征税。”李二断然拒绝。

长孙涣摇头道:“侄儿的意思是,轻农税,设商税。”

“商税?”

李二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却又像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仿佛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就在他眼前,只等他推开。

喜欢大唐:史官饶命请大家收藏:(m.baolaixsw.com)大唐:史官饶命宝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