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 >> 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丑闻 大奉打更人 庆余年 假面(全两册) 凡人修仙传 我的诡异人生 庶女攻略 顾先生,我怀孕了! 走狗 
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 韩玉 -  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全文阅读 -  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txt下载 -  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最新章节

第三节 多元互动式德育意义关怀的实施(2/1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二)全面回复大学教材文本的知识意义,寓意义关怀于各科课程教学中

定向型师范教育决定“准教师”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应以师范性为抽心,只有理解教师劳动的有效性和崇高性与教师的德性修养和意义追求的关联,“准教师”才能主动吁请“相遇”为当下和未来生命实践提供方向和动力支撑。为引领个体从各个视角体悟意义,需要通过大学教材文本全面回复知识意义,整合教材文本中的德育资源,全面促进个体建构精神世界。以整合课程观观瞻知识意义的回复,并非单纯指“两课”、或者是另设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进行意义引领。关照道德、教师职业劳动、人生幸福的关系,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全息渗透到大学学科课程中,以整个大学课程显现整体教育的育德效力。“一定广度的学科知识是必要的,但更应该透过这些知识去挖掘、显现这些知识本身所蕴涵的社会需要、方法、情意以及精神等因素。这才是课程整合的本意。”消除扼杀现代课程活力的各学科之间的互不联系的严重现象,弥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裂痕,以教材文本对知识意义的回复引导学生透视德育内容中蕴涵的价值,就会增强“意义体认”的效果。

(三)在专门的德育课程以及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的教材文本中回复道德知识意义

1.道德学习与意义学习之间建立关联

为避免一般道德教育与教师专业伦理教育、道德教育与意义教育知识之间的割裂,还应积极挖掘现有德育课程和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中的育德资源,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中诠释道德践履与意义世界建构之间的关联,避免德育与生命的摩擦。“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涵盖了意义教育、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职业道德观。为避免个体对道德、对德育意义的误读,教材编撰者需要积极捕捉“思想”与“道德”教育部分的契合点,挖掘道德对社会、对个人的工具意义与目的意义,完整地诠释道德的意义以及道德践履和意义世界建构的关联,增强意义关怀的信度。使师生对意向对象产生好奇心,集中注意力审视意向对象,开始接受道德语言的暗示,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意义观。此外,在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中深刻诠释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成长观、教师道德观等问题,引导个体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理解自主生长教师德性之于教师教育人生的意义,增强教育信念,引导个体自觉认同教师职业价值,在价值认同基础上增强教师职业情感、确立教师信念。德育课程以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教材文本对道德践履与意义世界建构之间关联的诠释,促进个体将具有普遍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教师道德修养融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意义观,理解成人与教师职业劳动、人生幸福之间的关系。德育学意义上的课程整合成就了个体品德整合发展,引领“相遇”,张扬个体在道德内化中主体性。

2.走向逻辑融合

从价值哲学上看,道德知识价值的真、善、美在精神价值范畴内是联系在一起的。遵照单一科学逻辑组织教材内容,以知识的可证实性增强道德语言的教育效果,显示了科学逻辑传递知识和逻辑思维训练方面的优势,不可否认科学逻辑对诠释道德知识之“真”的重要作用。现行师范大学德育教材文本的编撰需要科学逻辑的合理存在,以促进个体通过“知”领悟道德性存在的意义。但完全遵照科学逻辑又不符合意义世界的建构逻辑。“意义”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生活本身的问题。”本着意义的特点,把科学逻辑与认知逻辑融合起来,使知识意义的建构符合学习者的生活逻辑、心理逻辑的特点。所谓生活逻辑“就在于生活本身,遵循生活的逻辑就是要遵循生活的特性。”德育教材所遵循的生活逻辑“也就是在课程中将生活的这些特性体现出来,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设计课程结构”,尽可能的把生活世界的意义拷贝到课程文本中。但可以想象,无论采用何种逻辑体系,都不可能把存在意义都装载到教材文本这个容器中。教材文本意义是由存在意义派生的,“文本并不是写下的零散的词句,它可以被看作是言语的作品,即它是一个构造起来的整体”,从“物”到“作品”,逻辑的融合不是随心所欲的混搭,要有利于道德知识意义的回复,以便使文本意义通达个体的内心世界,引导高师生切近存在。

“语言的本质就是要抛弃符号的基本意向,超越自身,在它意指的东西中抑制自己。”科学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融合使学习者由理解语言符号转到自我理解,反思日常生活实践中意义经验的自明性基础,问询引起诸多反思只是暂时被学习者认可或拒绝,接受暗示还有赖于整体德育实施中不断的强化体验。教材文本将个体从狭隘的意义视域中解放出来,以教材文本作为意义引领的工具,课程授受、课程实践中的对话、交往、生命叙事等德育策略得以开展,理解有了广度、深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