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告别百年激进 >> 告别百年激进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庆余年 大奉打更人 假面(全两册) 庶女攻略 再世权臣 总裁和他的男秘 心眼 赘婿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告别百年激进 温铁军 -  告别百年激进全文阅读 -  告别百年激进txt下载 -  告别百年激进最新章节

第一节 用脚做学问:我的两次狂野游历(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第四部分

大国忧思

第一节 用脚做学问:我的两次狂野游历 注 此文是温铁军于2004年12月3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概论》结业课上,为在场的100多名师生演讲“乡土社会的重建”时的开场白。

刚才张蓉老师介绍说我是个“用脚做学问”的人,可是得跟大家很遗憾地说,我现在这脚不太行了,左右两个脚跟上都长了骨刺,走路超过半个小时就快走不动了。

说这话没有别的什么意思,是劝大家趁着年轻、脚上还没长骨刺的时候多走些地方,多去看看,别等到像我现在这个年纪了,50多岁了,快走不动了,再想多走走就顾不上了。我庆幸在年轻的时候,就像“阿庆嫂说她的丈夫”一样,脚比较野,到处走了走。其实这是很好的事情,现在临老了,就容易回首往事,前半生都留下什么东西让我记忆深刻的呢?无外乎就是走得最野的两次。

第一次是我在34岁,1985年,沿着黄河跑了一趟,历时四个月,行程2万多里,当然不是用脚跑,而是骑着摩托车跑。当然一路上风土人情,山河壮美,也确实领略了不少。到现在为止,记忆犹新。我会永远记得那天高云淡,会永远记得那一片蛮荒,会永远记得在那一片大自然的蛮荒之中自己显得是如此的渺小。跑过黄河,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的那种狂躁基本上被大自然磨平了。那是让人成之为人的,让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也多少得到改变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行为。虽然当时很多人说你不可能成功,因为我当时手头既没有驾驶证,摩托车也没有上牌子。

今天看来这是违法行为,现在法制健全了,这样的事就干不成了。当年可是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中华民族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刚刚被激发出来,不光是我,带着一个小小的队伍在沿着黄河跑,在我们的前后,还有很多人。

你们知道有一个作家叫王立雄的,写过小说《黄祸》、《天堂之门》的这个人,跟我的岁数差不多,他也是有点狂妄劲儿。他自己一个人买了几个旧的橡皮轮胎(内胎),到了黄河源头,把那几个橡皮轮胎绑到一起就往下漂。还没漂到龙羊峡,就散架了。幸亏人没有沉下去,否则今天就没有这个小说家了。他回来以后就成了作家。当然不是说因为他沿着黄河漂了回来就成了作家,我沿着黄河违法地骑着摩托车跑了一趟回来就成了学者,不是这样的。但是,趁着年轻,同学们,多接触社会,多去实践,你将来会受益匪浅。

第二次难忘的是1991年,那一年刚好40岁,我绕着地球转了一圈。

大家好像觉得很奇怪。我当时是去美国讲学,进修。在哥伦比亚大学待了半年,这半年就处心积虑地攒钱,然后就想尽办法办签证到欧洲去。当时许多在美国的中国人都说要办理欧洲签证几乎不可能,因为当时欧洲国家对中国非常不友好,正处在对中国政府的制裁状态之中,我又拿的是公务护照,工作单位又有点政府背景,估计很难办得成。我必须在银行存够了钱,拿着存款证明,有对方的邀请函等一整套程序。但我终于在要上飞机的那天上午拿到了最后一个签证。要不然,我就差点走不了。

那一趟大概花了不到2000美元。

前段时间看到有一个小伙子到处给人讲他花了3000美元绕地球一圈,我看了以后不太服气。我本科是学新闻的,对什么都有兴趣了解一下。我这个人又天生好动,到处乱跑,至今已跑了三四十个国家,几乎全都是自费。1991年我才花了不到2000美元转了一圈,而你花了3000美元转了一圈,吹什么?当然,现在我这种岁数一般不跟年轻人叫板,显得特没劲(北京话“没起子”),所以,我对此没有说话。再说我那时确实是没钱,所以就花得少。怎么做到的呢?仗着自己英语还行,到处查阅广告,找到了最便宜的机票,我飞越大西洋只用了200多美元,在纽约还买到了一张优惠价的EURO…PASS(欧洲火车通票),在欧洲转了七个国家也只用了200多美元的路费,可以晚上睡在火车上,还是头等舱。火车站一般都在市中心,白天到哪儿就在哪儿转。加上从中国飞美国的600美元,俄罗斯飞回中国的400美元,一共花了不到2000美元。

不过,这第二次野游也算是违规的。当时国家有个规定,如果不经单位同意擅自改变出国地点,就是严重地违反了外事纪律。但我那时确实是想搞清苏东剧变的真实原因。大家知道,当时苏联发生“八一九”事变后,美国人奔走相告,弹冠相庆,说这一下铁幕垮了,下一个就是竹幕(美国政治家对中国的称呼)!我在美国的演讲中说了“no…way”(没门),我认为自己还是有气节的。作为一个中国学者,自费去搞清苏东解体的教训,做有利于国家安危的调研,何错之有?于是我们单位的一把手让我写一个报告,证明我确实是去考察了,写出了考察报告,就可以不给处分。当然,写份报告相对于我已经占有的大量调查资料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于是我写了一个很像样的调查报告,并且在1992年9月30号的《中华工商时报》上发了一个整版。此前是内部刊物发的,题目叫《苏东七国私有化经验教训的分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