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明:流亡的悲歌 >> 南明:流亡的悲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丑闻 大奉打更人 庆余年 凡人修仙传 我的诡异人生 再世权臣 我的大宝剑 总裁和他的男秘 一念永恒 
南明:流亡的悲歌 梅毅 -  南明:流亡的悲歌全文阅读 -  南明:流亡的悲歌txt下载 -  南明:流亡的悲歌最新章节

屋漏偏遭连夜雨(1/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半明半灭大明朝

崇祯帝的自杀和凤子龙孙的下场

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

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

座中三人,一男二女,正郁郁饮酒。

男人三十多岁,身材中等,面容清秀,神色倦怠。他头戴乌纱折角向上的翼善冠,身穿明黄的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织有晃人眼目的金盘龙,一条以金、琥珀、透犀镶嵌的玉带束于腰间,脚蹬皂皮靴。此人,正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

在他对面,侧坐着两个女人。一位是皇后周氏,一位是贵妃袁氏。

两个女人皆是盛装。周皇后头戴双凤翊龙冠,冠上满缀金玉、珠宝和绝色翡翠,一金龙,二翠凤,口衔珠滴,摇摇颤颤。身上,她着真红大袖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绣着织金云霞龙纹,铺翠圈金,饰以珠玉坠子,华丽无比。袁贵妃头戴鸾凤冠,附以翠博山,大珠莹耀,花钗横斜。她也穿金绣鸾凤的真红大袖霞帔,红罗长裙,只是衣服的图案用织金及绣凤纹,不用明黄线,没有云龙纹。

是崇祯皇帝与皇后、贵妃在欢饮吗?不,这是三个人的生死诀别时刻,他们正在喝断头酒!

北京城外,一整天下来,忽而黄沙障天,忽而凄风苦雨,忽而冰雹雷电。但是,最撼人心魄的,是城外李自成农民军震天的呐喊杀声和轰隆隆的攻城炮声。深处皇宫内殿,仍然能不时感受到大地剧烈的颤动。

静默许久,崇祯帝尽饮一杯,瞠目对周皇后和袁贵妃说:

“事已至此,只有一死!”

看到崇祯皇帝眼中的怪异凶光,娇小、艳丽的袁贵妃顿时恐惧起来,鬼使神差一样,她忽然抛杯跳起,转身离席欲逃。

崇祯帝拔出腰间宝剑,趋身上前,一剑捅进袁贵妃后背。美人顿时香消玉殒,血流遍地。

周皇后脸色煞白,不过,毕竟母仪天下多年,还能做到临危不慌。她慢慢站起,向崇祯帝深施一礼,低声说:“臣妾向陛下诀别!”言毕,未等崇祯帝开言,周皇后匆匆回到自己的坤宁宫。

国破家亡之际,这位大明朝皇后并无任何多余的言语,连遗言也没给宫女们留下一句,平静地以白绫上吊自杀。在她深沉的一声叹息过后,是颈骨断裂的可怕声音。

不久,已经有些醉意的崇祯帝摇摇晃晃赶到坤宁宫,望着吊在殿中的周皇后尸体,他忽然放声大笑:“死得好!死得好!”……

十七年的皇帝生涯,对于崇祯皇帝来讲,只能用杜甫的一句诗来概括:艰难苦恨繁霜鬓!

除诛杀魏忠贤一事略显崇祯帝的“英明神武”外,他继位后,几乎是步步皆错,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大明朝走向灭亡。

屋漏偏遭连夜雨

内忧外困下的崇祯帝

崇祯帝朱由检是明光宗第五子。由于早年丧母,身边没有任何可信赖的家人,在童年所遭受的孤独感、被遗弃感、挫折感,决定了他日后猜疑、偏激、固执的性格。

崇祯帝唯一比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明熹宗强的,是他酷爱读书,从小一直受着正统的儒家教育。

继位后,崇祯帝轻而易举地铲除了魏忠贤阉党毒瘤。放松之余,骄矜之气溢满胸膛,他顿觉自己是个天纵英明的帝君。

自损栋梁——枉杀袁崇焕

登基之初,由于早闻其名,崇祯帝对袁崇焕非常信任,命其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崇祯元年秋八月,袁崇焕入京觐见,在皇帝面前许诺五年之内可恢复全辽境土。崇祯帝闻言更是大悦。

崇祯二年(1629年)夏七月,袁崇焕至旅顺,杀掉了皮岛的明朝大将毛文龙。崇祯帝闻毛文龙被杀,登时大骇。镇守一方的大将被杀,确实出乎意料。但由于当时正倚重袁崇焕,崇祯帝只得降旨褒奖,认定他杀得好,并下诏宣谕毛文龙罪状。后来,这反而成为袁崇焕被杀的一条罪名:擅杀大将。

当时与后世,均有好事者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自剪羽翼,亲痛仇快。这些人往往以东江镇日后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叛明降清为口实,认为皆是由于毛文龙之死引致。其实,袁崇焕杀毛文龙仅仅几个月后,皇太极就从长城逾入内地,为此,袁崇焕急忙携军救援。

崇祯帝偏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自毁长城,杀掉了袁崇焕。如果袁崇焕不死,依他的指挥控制能力,东江镇兵将肯定会被打造成为一支恢复辽东的劲旅。而假如毛文龙不死,这个跋扈明将必定会叛明降清,日后被乾隆帝编入《贰臣传》。

毛文龙被杀三个月后,皇太极率兵绕过山海关,由蓟镇长城的长安、龙井关、洪山口毁边墙入侵,并攻占遵化、迁安、永平、滦州四城。

后金军忽然出现在北京城外,对北京展开围攻,这就是明代人口中的“己巳虏变”。

乍闻后金军逼近京师,明廷震骇,立刻调诸路兵马入京来援。袁崇焕闻讯,在先派出赵率教入援的同时,即刻率祖大寿等人急赴前线,步步为营,途经抚平、永平、迁安、丰润诸城,皆留兵营守。

不久,明将赵率教战死的消息传来,后金兵也蜂拥而至。袁崇焕大惊,急引兵趋至北京城下,在广渠门外立营。虽然袁崇焕手中仅有不到两万人,但他们斗志高昂,数次与后金军交战,皆得胜而还(清代史书中称“互有杀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