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北人 >> 台北人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蛊真人 丑闻 大奉打更人 庆余年 假面(全两册) 凡人修仙传 我的诡异人生 再世权臣 我的大宝剑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台北人 白先勇 -  台北人全文阅读 -  台北人txt下载 -  台北人最新章节

第35章 附录(6)(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我们“翻译团队”的第二位要角是叶佩霞,佩霞是生长在纽约的犹太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HaroldRosenberg是美国首屈一指的艺术评论家。佩霞从小耳濡目染,热爱文学音乐,她熟读莎士比亚,一段一段会背的,又因为长居曼哈顿,住在EastVillage,街头巷尾的俚语俗话,耳熟能详,所以她的英文也能雅俗并兼。佩霞对东方文化悟性特高,她的博士专业是研究日本民俗音乐,她到日本留学,专访昭和时代遗留下来的老艺妓,跟她们学唱日本民歌。佩霞出师后,东瀛归来,手抱三味弦,轻拢慢捻,浅唱低吟,我的日本友人听后大为绝倒,以为有京都音。佩霞在我们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音乐系教授民俗音乐,她常常来旁听我的中文课,也到过台湾进修中文。我力邀她参加我们的“翻译团队”,佩霞欣然同意,而且从头到尾干劲十足,也是因为《台北人》英译的机缘,我与佩霞结下了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我自己中文英译的经验有限,只有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念书的时候,把自己的几篇小说译成英文,作为硕士论文。“作家工作室”规定,硕士论文须用创作,严格说来,那不算翻译,只能说我用英文把自己的小说重写一遍。后来我把《谪仙记》也译成英文,经夏志清先生精心修改后收入他编的那本《中国二十世纪短篇小说》选集中,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英文不是我的母语,用于创作就好像左手写字,有说不出的别扭。我知难而退,就再没有用英文创作的打算。参加《台北人》的“翻译团队”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巧合。

因为有高先生做我们的靠山,我与佩霞心中相当笃定,我们知道有这位译界高手把场,我们的翻译不至于滑边。佩霞与我定下一个原则,翻译三律“信、达、雅”我们先求做到“信”,那就是不避难不取巧,把原文老老实实逐句译出来——这已是了不得的头一关。当初写《台北人》,随心所欲,哪里想得到有一天自己也要动手把里面的故事一篇篇原封不动译成外国文字?当时只求多变,希望每篇不同,后来写出来十四篇小说各自异调,这就给译者出了一个大难题。翻译文学作品我觉得语调(tone)准确地掌握是第一件要事,语调语气不对,译文容易荒腔走板,原著的韵味,丧失殆尽。语调牵涉用字的轻重,句子的节奏、长短、结构,这些虽然都是修辞学的基本功,但也是最难捉摸的东西。我和佩霞合译的第一篇,又偏偏选中了《游园惊梦》,这是《台北人》系列结构比较复杂、语调多变化的一篇,而且还涉及特殊的中国文化背景。我先花了一番工夫对佩霞讲解《游园惊梦》里那一群昆曲艺人的戏梦人生,幸亏佩霞的古曲文学底子深,《史记》、《杜诗》、《红楼梦》的英译本她都看过,而且极为倾倒,《游园惊梦》的世界她很轻易便进去了。为了制造气氛,我们一边译,一边听梅兰芳的昆曲《游园惊梦》,佩霞经过音乐训练的耳朵,听几遍《皂罗袍》也就会哼了。然而把这篇小说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字,却也费了我们九牛二虎之力。我们逐字逐句地琢磨,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英文字句,翻遍字典,摘发顿足也于事无补,我们两人拿着放大镜查遍OED(牛津英语词典),偏偏就找不到lemotjuste(正确字眼)。《游园惊梦》里又引了几段《牡丹亭》的戏词,这几段戏词对整篇小说的主题颇为关键,《牡丹亭》早有白之(CyrilBrich)教授的英译本,白之的译文当然典雅,但佩霞觉得引用人家的译文到底不算本事,不如自己动手。她译出来的这几段戏文,颇有点伊丽莎白时代英语的味道,汤显祖的《牡丹亭》成于十六世纪,所以倒也不算时代错乱。

喜欢台北人请大家收藏:(m.baolaixsw.com)台北人宝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