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树犹如此 >> 树犹如此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蛊真人 大奉打更人 假面(全两册) 凡人修仙传 我的诡异人生 赘婿 不是吧君子也防 庶女攻略 总裁和他的男秘 
树犹如此 白先勇 -  树犹如此全文阅读 -  树犹如此txt下载 -  树犹如此最新章节

写“人”,也是写“爱”——《树犹如此》小引(2/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在《树犹如此》中,写“人”之作还有《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写高克毅、叶佩霞)、《殉情于艺术的人——素描顾福生》(写顾福生)、《克难岁月——隐地的“少年追想曲”》(写隐地)、《冠礼——尔雅出版社二十年》(写隐地)、《花莲风土人物志——高全之的〈王祯和的小说世界〉》(写王祯和)、《邻舍的南瓜——评荆棘的小说》(写荆棘)、《山之子——一个艾滋感染者出死入生的心路历程》(写韩森)等。这些作品在写“人”时有个特点,就是写“人”常与评文论艺结合在一起,在评文论艺中,突显人物个性,呈现人物风采。《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中的高克毅和叶佩霞,前者儒雅包容,英文出神入化;后者个性鲜明,博学多闻;而他们的共同特点,则是在翻译《台北人》时认真投入、尽职尽责以及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殉情于艺术的人——素描顾福生》充分展露出顾福生为了艺术,勇于探索、“奋不顾身”的个性,并且正是这份“赤子之心”,成就了顾福生不凡的艺术境界。对于好朋友出版人隐地,白先勇知之甚深,隐地在成长过程中艰辛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执着于文学出版事业,并最终成功创办在出版界声名卓著的尔雅出版社的历史轨迹,都在白先勇的笔下得到形象的展示——而在这种展示中,台湾一代人的成长和台湾文学的茁壮发展,也尽在其中。王祯和是白先勇台大外文系的师弟,也曾是《现代文学》作家群中重要的一员,对于王祯和的创作特点和他在台湾文学界的地位、价值,白先勇了然于心,因此他在评说高全之著作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阐述他自己对王祯和创作的认识,以及他与王祯和的深厚感情。荆棘曾经是白先勇的邻居,也是《现代文学》的作者,可是阴差阳错,他们直到多少年后才得以相识相知。对于荆棘的成长痛史以及后来的写作成就,白先勇既感慨又赞赏!联系《树犹如此》中其他写“人”之作,我们发现,对成长和往昔岁月的一再注目不但是白先勇小说世界的重要母题,也是他散文书写的关注重点。

除了写“人”,“忆旧”在《树犹如此》中也相当重要。《上海童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台北Pastoral——为黄铭昌的田园画而写》《逝者如斯》等作品就是白先勇对自己个人史、家族史以及对台北的回顾性书写。在这些作品中,白先勇虽然写的是个人记忆,根子里其实写的是历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记忆底片里的是上海“最后的一抹繁华”,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漫长过程闪回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以个人和家族经历为视角)历史的流变沧桑。这些作品与《冠礼——尔雅出版社二十年》《克难岁月——隐地的“少年追想曲”》等作品一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构成了对过去岁月的描摹和组构。如同历史和时间在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样,在白先勇的散文创作中,历史和时间同样是其中的核心构成。

二、写“爱”

白先勇在散文集《树犹如此》中于写“人”(忆旧)的同时,也写了“爱”!这里要强调的是,白先勇在他的这些散文中对“爱”的涉及,这个“爱”不是通常意义上狭义的“爱情”,而是一种广义的“大爱”。这个“大爱”,可以体现为对亲朋好友的“爱”,也可以体现为对生活过的土地的“爱”;可以体现为对文学和艺术的“爱”,也可以体现为对弱势群体的“爱”!如果说在《树犹如此》中,写“人”(怀人)与忆旧的文章着重体现了前两种“爱”的话,那么在其他篇章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他对文学和艺术的深情,以及对艾滋病蔓延的担忧和对艾滋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

在《树犹如此》中,白先勇写到每一个人——无论是他的亡友王国祥,还是他的文学知己姚一苇、高克毅、叶佩霞、隐地;无论是他的好友顾福生,还是他的学弟王祯和;无论是邻居朱立立(荆棘),还是“山之子”韩森——他的笔锋都饱蘸感情,充溢着对他们的深情挚爱!

在《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一文中,白先勇对姚一苇以宗教的虔敬之心对待文学表示了钦佩和赞赏,写姚一苇对文学的这种挚爱之情,其实也是白先勇的夫子自道。由是,爱文学就成了姚一苇与白先勇之间的心灵共振与精神默契,而书写姚一苇对文学的爱,也就是表达白先勇自己对文学的爱!

白先勇与昆曲的相遇是在他的童年时代,那次相遇使昆曲的美从此积淀在他的内心深处,也种植下他对昆曲“爱”的种子!许多年后,当他创作小说《游园惊梦》的时候,对昆曲美的记忆得以激活——昆曲最终成为小说《游园惊梦》的核心和灵魂。对昆曲的迷醉使白先勇下决心要把这一中华文化中的“至美”推介给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这促使他后来持续十数年精心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昆曲《玉簪记》《白罗衫》等,并在全世界进行推广。在《我的昆曲之旅——兼忆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观赏张继青〈三梦〉》一文中,白先勇把自己与昆曲的因缘际会以及对昆曲之美的膜拜、敬爱尽情展现在读者眼前。对于昆曲,白先勇将之视为“中国最精美、最雅致的传统戏剧艺术”,认为“我们实在应该爱惜它,保护它,使它的艺术生命延续下去,为下个世纪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留一枚火种”。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向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宣传昆曲的美,除了直接撰文,还面向媒体,现身说法,与余秋雨、蔡正仁等就昆曲的发展历史、美学特征、著名曲目、表演技巧等话题展开对话。这些对话(《白先勇与余秋雨论〈游园惊梦〉、文化、美学》《与昆曲结缘——白先勇vs蔡正仁》)在媒体上登出后,对昆曲的深入人心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中也可看出白先勇对昆曲的那份痴迷和挚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我真没想重生啊 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道君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夜的命名术 蛊真人 ABO垂耳执事 怪物被杀就会死 痛仰 老祖宗她又美又飒